2019年5月25日,“铸七十年辉煌中冶人奋进在新时代”企业开放日活动在工程总承包公司邳州云鼎新宜家安置房项目举行。当天上午,来自《工人日报》、《新华日报》、《中国网》、《中青网》、《千龙网》、《徐州日报》及宝山电视台、邳州电视台等多家媒体记者,来到有着中国板材之乡和中国银杏之乡美誉的苏北重镇邳州市,走进这个标杆工程施工现场,感受一份基本建设主力军建筑工地的建设风采。
作为淮海经济圈最具规模新型绿色建筑的建造者和邳州市装配式建筑的先行者,中国二十冶工程总承包公司云鼎新宜家安置房项目部,扛起中冶集团基本建设主力军的责任,认真贯彻绿色发展理念,在绿色装配式建筑领域开拓前行,大力开展新技术研发与应用,全力推动管理方法的创新与管理方式的转变,使项目管理水平实现新的提升,使公司转型升级实现新的发展。项目部在扬尘治理上的作为,受到媒体褒扬;标准化文明工地,得到政府肯定;新技术创新与应用,得到同行认可;打造的精品工程,成为标杆和观摩工地,在徐州地区乃至淮海经济圈树立起良好的企业形象。
绿色工地,体现央企责任
进入云鼎新宜家安置房工地,映入眼帘的是满目绿色,建设中的楼宇挂满绿颜色的防护网,大片草坪环绕着一幢幢高大的住宅楼,让人耳目一新。花团锦簇的围挡,芳草茵茵的现场,干净整洁的道路,完全颠覆了人们对传统施工现场的印象。《新华日报》记者徐春春不无感慨地说:“你们的工地很干净,超过了很多商用住宅的建筑工地。”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习近平总书记的话早已烙在了项目管理团队的心里。他们坚持绿色建造,以央企的实力与担当,率先在邳州市营造绿色建筑,并在邳州首个装配式住宅建筑工地上,大力开展绿色施工,以高度的责任感,建设生态文明。充满生态特色的围挡和文化长廊,富有艺术气息的环保标语和宣传图画,体现着工程人对绿色的认知与作为。
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通过落实“四节一环保”要求,把绿色施工全面引向深入。为节约用电,大量采用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塔吊臂、施工电梯及楼层临时照明均使用LED低压节能灯;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太阳能路灯喷淋系统,不仅节省了电能,还保护了环境。为节约用水,设置雨水收集和地下水循环使用系统,将雨水和地下水进行沉淀用于保洁和喷淋;项目办公区、生活区使用节水型器具、感应式洁具。为提高资源利用水平,施工中选用绿色环保、可回收重复使用的工具式临建设施;利用BIM技术对场地平面进行合理布置;为保护环境,采取永临结合措施,不仅在围墙和路边大量种植花草,还对永久性空地从以前的密目网覆盖升级为绿色植物覆盖,大面积敷设草坪,减少了扬尘,美化了环境,更一劳永逸地解决了小区交付使用以后的绿化问题。
当江苏省、徐州市和邳州市先后提出打赢“蓝天”保卫战号召后,项目部积极响应,将扬尘治理当作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来抓,以营造良好生态为己任,以创建文明工地为抓手,以更高的标准和更有力的措施,进一步推进绿色施工。采用先进的扬尘治理技术和设备,增添防尘设施和降尘设备,升级PM2.5扬尘在线数字监测系统和噪音监测系统并在施工道路周边、塔吊臂及围挡外设置自动喷淋系统,现场配备洒水车和多台移动式雾炮及自动洗车系统,极大地提高了扬尘治理工作效率,使所有裸土“安分守己”,不再“飞扬跋扈”。项目部认真践行央企责任,用一点一滴的行动呵护一片蓝天白云的态度和作为,受到当地政府和媒体好评,并被当作先进经验宣传推广。
标化工地,展现文明风范
标准化像一把标尺,衡量着管理者对人本理念与精品意识的认知,更体现着一个工地乃至一家企业的管理责任与水平。云鼎新宜家安置房项目部正式通过标准化工地建设,推动着现场管理方式和施工组织方式的变革;通过营造标准优美的生产生活环境,激发工作热情;通过建立有效的预防与持续改进机制,形成良好的施工氛围和秩序,规范作业行为。
工地大门下的门禁机,以人脸识别方式,严格着考勤,严肃着制度,严细着管理。项目部悬挂的管理制度和项目管理部门办公室里的各种台账,体现着管理体系的完善与管理机制的健全。“七牌二图”和各种标志标识、操作规程,提醒着责任、提示着规范与安全。现场主要通道、临边洞口等危险部位,均设有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主要出入口全部设置安全通道。现场的休息亭、吸烟室和密封式保温水桶与座椅,办公区、生活区配备的饮水机、制冰机、空调和干净整洁的卫生间、淋浴房、夫妻房、医务室、食堂及健身器、台球、乒乓球等娱乐设施,不仅标准,更体现着项目部的人文关怀。
在安全体验区,安全带使用体验、钢丝绳体验、安全防护用品展示体验、灭火器演示体验、安全拱形门、平衡木体验、安全爬梯体验、推倒栏杆体验等等体验设施一应俱全,分列在安全讲平台两边。进入现场的人员可以从这里了解各种安全设施的用途与性能,学习各种安全防护用具的使用方法,亲身体验不安全行为的危害。VR体验馆更以一种接近现实场景的虚拟形式,让体验者在“身临其境”的感觉中体会着安全的重要。
安装在现场各个方位及多种设施设备上的视频监控系统,通过无死角的全方位可视化监控,大大提高了施工现场的管理效率与水平。
项目部以标准化的管理打造了高标准的施工现场,被徐州市列为观摩工地。2018年11月30日,徐州市城乡建设局在云鼎新宜家安置房项目施工现场召开2018徐州市建筑施工安全文明标准化示范项目观摩暨冬季安全生产“百日攻坚”行动推进会,来自徐州市及其所属5区3县2市住建系统负责人、质量安全监督站站长,中建一局、二局、三局、六局、八局与中铁十局、二十四局和中电、中核等央企及江苏建工、湖南六建、四川十五建等苏、鲁、皖、川、闽等省施工企业在徐施工项目代表,在建项目施工监理,共200余家单位的500余人与会并参加观摩。2019年3月,项目被评为徐州市建筑施工标准化文明示范工地。
云鼎新宜家安置房项目的标准化施工管理,展现了央企的风采,在徐州市乃至淮海经济圈产生了显著的示范效应。
智慧工地,显现转型升级
智能工地是现代建筑企业实现管理提升和跨越式发展的有效手段。在云鼎新宜家安置房建筑工地,观摩者通过一个个创新与新技术应用实例,感受到的是一个企业永不止步、追寻科学、勇立潮头的远大抱负、严谨态度和顽强意志。
工地处处焕发着智慧的气息。在现场大门右侧的公告栏里,项目公众号和一组组二维码,昭示着这个示范工程的施工管理已经踏入智能化门槛,进入更高水准的信息化、现代化管理阶段。项目部以发展的视角,通过科技创新与新技术应用,通过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BIM5D和VR、可视化、全息化、移动终端搭建起来的“神经系统”与“大脑”,向人们展示着智慧工地的面貌。智能识别系统,工人通过“刷脸”上下班,使管理更为便捷和严细。扬尘管控系统,根据环境探测仪将所探测到并实时传输出来的数值,位于各区域的喷淋装置自动开启,实现了随时随地全覆盖喷淋。塔吊限位防碰撞及吊钩可视化系统,具有塔机区域安全防护、塔机防碰撞、塔机超载、塔机防倾翻、吊钩可视化等功能,通过全状态实时监测预警并进行制动控制,全方位保证了塔机的安全运行;同时,通过安装在塔吊大臂上和PC端或移动端上的摄像机,可让塔吊司机在驾驶室清晰地了解吊钩周围的环境,并使管理人员远程实时查看塔吊的运行状态和历史记录。在楼层、PC构件、关键节点处扫一下二维码,安全、技术、质量、施工等方面信息实时展现,能够对危险源、施工工序、质量状况、管理状态了如指掌。
各系统对现场的多种信息进行实时监测并将数据传输至云平台存储分析,管理人员通过会议室LED屏幕或电脑、手机的APP实时查看情况 ,使管理方式与效能大为提高。
随着BIM5D平台深入的应用,特别是随着质量、安全、施工、物资、成本五大模块的进一步研发与整合,项目管理水平必将出现新的提升与跨越。项目通过智能工地的创建,全面提升了管理效率和信息化管控水平。
样板工地,呈现精品追求
样板引路是谋求高质量运行和创建优质工程的重要举措。项目部认真落实创优要求,按照“中国土木工程詹天佑奖”的条件来部署实施工作计划,把创优理念贯穿设计与施工全过程,坚持样板先行,对工程建设每个环节都精心策划,注重细节,优化设计,精心施工,确保精品。
项目部采用BIM技术指导实施工程质量样板,对重要节点部位做法进行展示,从电子样板、实体样板、样板楼层三个方面落实样板引路理念。电子样板所展示的工艺流程,通过电脑或手机,可以方便地查看工程虚拟模型和全部施工标准。在样板区,砌体样板、模板脚手架样板、屋面样板、卫生间样板、水电管件样板、钢筋样板、装配式连接样板、装配式零部件展示柜等逐个排列,将施工各环节、标准制作成样板展示出来,做到每一个环节都有标准可循。在样板楼层样板展区,从PC构件安装到节点施工方法与控制标准,施工步骤环环相扣,让人一目了然。项目部在认真做好技术交底的同时,组织管理与作业人员观摩实物样板,使其直观快速地了解施工工艺、工程做法、质量要求,全面掌握各道工序的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并以此规范自己的操作,从而得以抓好源头质量控制,最大限度地避免了工程返工。
施工中,严格贯彻样板先行制度,按照“样板区所展示标准就是现场实物必须达到的标准”要求来全程跟踪监督各道工序质量,严格按照样板工程工艺要求对各道工序实施控制,不仅每一步工序施工之前均设置施工样板,还坚持“三检制”,做到施工样板验收合格之后方可进行大面积施工,实现闭环管理。严格落实工程质量责任追究制度,确保上道工序和下道工序质量责任实现无缝对接。责任推动着担当,无论什么时候施工,技术质量管理人员总是主动跟班作业,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管理人员手机上安装CAD软件导入施工图纸,图纸上尺寸可以现场手机标注,确保细节点的尺寸控制。这些举措,极大地减少了建筑通病,保证了各阶段各环节施工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有效地推动了项目施工一次成优和工程质量的整体提高。
项目部正是通过坚持样板引路,以质量样板打造样板工程,用高质量的管理打造高质量的工程,一步一步实现创优目标。
走进总承包公司云鼎新宜家安置房项目工地,观摩到的是现场的面貌、管理的提升和企业的发展,感受到的是一种追求、一种精神和一种气概。工程人用自己的智慧和勤劳的双手,在高质量发展的道路上阔步前行,在追求卓越实现“中国梦”的征途上大步流星。
(工程总承包公司 晋文飚/报道 党群工作部 王升堂/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