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凡之路,步履不停的敬业坚守
——记市政公司“00后”施工员潘震雨的成长故事
“趁我们头脑发热,我们要不顾一切。”这句洋溢着热忱与勇气的话语,如同一团不灭的火焰,照亮了一位“00后”的逐梦征途。当网络世界被“00后躺平”的论调甚嚣尘上声时,他一头扎进了工地,在那片充满尘土与汗水的天地里,将那股“头脑发热”的冲劲化作工地上精准的每一寸测量放线,以及办公桌上每一页详实的施工日志。他是潘震雨,一位出生于千禧年的东北小伙,市政公司龙口市西城区城市防涝泵站建设工程 (一期)2#泵站及其配套工程项目的一名施工员。
初到项目时,前辈们亲切地唤他“小孩”,那称呼里满是包容与呵护;如今,大家喊他“小潘”,这一声声充满认可的“小潘”背后,藏着他凌晨两点在混凝土浇筑现场的坚守,刻着他反复校核标高时的执着,更凝结带教师傅的欣慰与殷切期盼,“小潘,这孩子已经成长成能独当一面的施工员了。”
勤学致知,新生代施工员的进阶之路
2022年8月,潘震雨正式成为市政公司高青县田镇四街安置房建设项目工程总承包(EPC)工程项目的技术员。作为职场新人,他迅速克服了初到陌生环境的局促与不安,凭借年轻人特有的胆气和冲劲,以饱满的工作热情迅速融入到团队协作中。他深知,过硬的专业能力才是一名合格技术员的立身之本。他主动出击,勤学好问,跟随师傅勤跑施工现场,用心学习施工放线定位、工序衔接管理规范、施工日志编制等基本技能,并开始接触广联达技术,深入理解三维模型对现场施工的指导意义,不断拓宽自己的技术视野。
为了加速培养年轻骨干,让新员工尽快成长起来挑大梁,当时的项目经理郭宁精心统筹,安排工程技术部门和经营财务部门骨干执行“以老带新”计划,将新员工分配到项目各楼栋工程量核算工作中。潘震雨负责项目文化路东3#楼的工程量核算,这对他来说是一场严峻的挑战,更是一次难得的学习机会。面对复杂繁琐的工程量核算难题,他罗列问题清单,虚心向前辈们请教。在前辈们的悉心指导下,他不断总结经验,反复钻研琢磨。如今,他已能熟练运用广联达软件完成钢筋、混凝土工程量核算,工程量计算误差率更是从最初的5%降至1%以内。
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三年来,潘震雨马不停蹄,先后参与到市政公司高青安置房项目、诸由观镇生态共富产业示范带项目、龙口市市民中心带状公园项目、龙口市妇幼保健院项目、威海武夷路小学项目、龙口产业园安置房项目和防涝泵站七个项目的建设。在此期间,他顺利考取了施工员证书,正式蜕变为一名施工员。他把每一次项目建设经历都视作一场知识的远征,像海绵一样尽情浸润在知识的浩瀚海洋中,不断汲取、沉淀。他用行动诠释着“每个项目都是能力进化的新起点”的成长哲学,也展露出新一代青年工程建设者应有的进取姿态,以勤学致知的态度解密新生代施工员的进阶之路。
焚膏继晷,新生代施工员的淬炼之路
“不有百炼火,孰知寸金精?”越是艰难的挑战,越能成为检验个人能力的试金石。龙口市诸由观镇生态共富产业示范带项目,无疑就是潘震雨职业生涯中的那块“试金石”。
该项目由龙口市政府牵头,是市政公司深耕山东区域市场的重要成果,却面临着20天极限工期与多专业协同施工的双重挑战。入职仅一年的潘震雨凭,借此前出色的表现被紧急借调到该项目,承担协调钢结构与幕墙专业交叉施工的任务。面对这份沉甸甸的重担,他非但没有丝毫退缩,反而满怀热忱,斗志昂扬,跃跃欲试。项目启动后,他深入钻研施工流程,严格把控施工过程管理。在这里,他首次独立完成项目技术交底工作,为项目施工提供了扎实的技术支撑。
由于工期紧张,诸由观项目开启了24小时不间断施工模式,但前期降雨天气如同拦路虎,导致场地泥泞不堪,给施工进度带来了极大阻碍。为保障施工进度,整个项目部争分夺秒,只要雨势稍有停歇,便立即全员出动,抢抓工期。潘震雨回忆道,“那时候,在车里打个盹儿是常有的事儿,只要稍微休息一会儿,就能再咬牙坚持熬上几个小时。”
功夫不负有心人,诸由观项目最终如期交付。年轻的潘震雨满心激动与欣喜,当汗水浇灌的种子终于破土而出,往日那些苦涩艰辛的日子,在记忆里也渐渐酿成了蜜。
躬行践悟,新生代施工员的蜕变之路
潘震雨就像一块万能的多功能模块,总能精准嵌入团队需求的缺口,又好似一只执着的候鸟,追逐季风,在每一片亟待浇灌与建设的土地上,留下自己辛勤忙碌的身影。
2023年9月,潘震雨投身到龙口带状公园项目的建设浪潮。彼时,项目正处于大干快上、分秒必争抢抓进度的关键时期。在这段紧张的建设阶段,他勇挑重担,全程跟进公园C端试验段的施工,严格按照施工计划,有条不紊地落实施工任务,为项目稳步推进注入动力。
2024年5月,潘震雨被借调到龙口妇幼保健院项目,该项目已步入室内装饰装修的冲刺阶段,竣工验收节点迫在眉睫,整个项目团队如同一台上紧发条的机器,开足马力,与时间展开激烈赛跑。他迅速融入其中,化身冲锋陷阵的一员猛将,全身心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负责医疗净化区域的尾项施工。凭借着严谨细致的工作态度,潘震雨对尾项工作展开全面梳理与统计,将每一项任务清晰罗列,逐一跟进落实,为项目顺利竣工验收奠定坚实基础。
2024年7月,威海武夷路小学项目施工进度告急,当时的龙口产业园安置房项目经理郭宁临危受命,带领包括潘震雨在内的4名项目管理人员火速奔赴威海,全力协助威海武夷路小学项目推动施工进度。这一去,便是从炎炎酷暑坚守到凌冽寒冬。在威海武夷路小学项目,潘震雨主要负责统筹项目1#、3#、4#教学楼竣工验收资料。他凭着一股不服输的劲头,将每一份文件的整理、每一项数据的核对都落实做细,最终顺利完成竣工验收报告工作。
成长的过程并不是寂寂无声、毫无痕迹的。这一趟威海之行,潘震雨实现了全方位的蜕变——从刚毕业时朝气蓬勃的精神小伙,成长为一名干练成熟的施工员。原本白皙的皮肤被晒得黝黑发亮,却也赋予了他一种别样的坚毅气质。天道酬勤,他亲眼见证了在项目团队齐心努力下,项目在建设进度上取得的重大阶段性成果——威海武夷路小学于2024年9月1日如期顺利开学,12个班级450名小朋友走进崭新的教学楼,迎接属于自己的美好校园生活。
“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从初出茅庐的职场新人,到如今独当一面的资深施工员,潘震雨用三年光阴在钢筋混凝土丛林里书写下“00后”工程建设者的成长范本,他始终秉持着“空杯”心态,在一个又一个项目的熔炉中经受淬炼,用一次次“使命必达”的果敢行动,不断丰富着自己的人生履历。
三年的时间,说长,那是一千多个日日夜夜的持续积累与深度沉淀;说短,却也不过是白驹过隙间,一个从象牙塔走出的青涩“小孩”成长为能独当一面的施工员“小潘”。潘震雨怀揣着炽热的梦想,以初生牛犊般的锐气和果敢,毅然投身建筑行业,在施工一线尽情挥洒着青春汗水。身为 “00 后” 的他,虽平凡质朴,却用实实在在的行动,步履不停的敬业与坚守,成功打破大众对这一代人的刻板偏见,在工程建设的一方天地描绘出奋斗这一属于青春的亮丽底色。
(市政公司 李梅/报道 李梅、燕朋锦 /摄影)